
十瓶制保齡球,簡稱保齡球( bowling ),是由持球者延著木製球道或是合成球道將球朝著球道終端排成正三角形的十個球瓶旋轉擲出,目標是擊倒全部球瓶的運動。在保齡球上有 3 個球孔,可以讓持球者持球時將手指插入球中,而球的重量也是因持球者而異。許多國家有職業保齡球的保齡球賽,全世界約有上百萬人玩保齡球。
此一運動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愛爾蘭及澳洲都稱為 ” bowling ” ,但在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會稱為 ” ten – pin bowling ” 或是 ” big – ball bowling ” ,因為 1880 年時在麻薩諸塞州伍斯特有發明一種保齡球較小、重量較輕、瓶身筆直,類似蠟燭的直瓶制保齡球,還有一種保齡球較小的短瓶制保齡球發明於 1895 年,且加拿大本身也有一種 5 瓶制保齡球;這三種保齡球使用的球直徑都比較小,重量比十瓶制保齡球輕,球上面也沒有需要將手指插入的球孔。
保齡球規則
※ 傳統計分方式
記分單位是局,每局共有 10 個計分格。每個計分格最多有兩次投球的機會。若第一次投球就打倒全部球瓶,那該次的記分格就記 strike (全倒或全中),結束該次計分格;若第一次沒有全倒,則可以再投第二次,且如果把剩下的球瓶都擊倒就記 spare (補中)。
如果擊出 strike ,以 10 瓶制為例,則該次計分格的分數需要擊倒十瓶的 10 分再加上後面兩次丟球所打倒的球瓶分數。如果擊出 spare ,則該次計分格的分數需要擊倒十瓶的10分再加上後面一次丟球所打倒的球瓶分數。所以如果在第十個計分格打出 strike 就會再多出兩次丟球的機會,第十個計分格若是 spare 就會再多出一次丟球的機會,這樣才能決定第十個計分格的分數。換言之,第十個計分格最多可丟三次。
綜合以上,單局最高分為 300 分,即連續投出 12 個 strike 。而該局又被稱為「完全比賽」( PERFECT GAME )。